您的位置 首页 体育

香港通关最新消息

很多人对香港通关最新消息感兴趣,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香港通关最新消息以及香港通关最新消息官方11月27日的信息,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全文目录: 1、香港入境大陆…

很多人对香港通关最新消息感兴趣,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香港通关最新消息以及香港通关最新消息官方11月27日的信息,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全文目录:

香港入境大陆最新规定2022

香港缩短入境隔离时

8月9日上午10点半,香港特首李家超主持“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会上正式宣布了港府接下来的入境隔离安排。

(图源:港媒)

自本周五起,即8月12日,海外及中国台湾地区抵港旅客隔离天数缩短至“3+4”,即指定检疫酒店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4天。

新制度下,旅客抵港当天界定为“DAY 0”, 即不算在隔离天数中,酒店检疫日数为之后的三天,第三天早上核酸结果为阴性,即可在中午算做完成酒店检疫,然后回家继续4天家居监测。

(图源:电视新闻截图)

居家期间可外出、进入超市等但不能摘下口罩也不能在餐厅堂食、进入学校等指定场所。另外,还要每天进行快测直至入港第10日。

红黄码正式上线

与“3+4”的隔离政策同时上线的还有“红黄码”。

(图源:港媒)

李家超强调,红黄码仅适用于由机场入境香港的海外及中国台湾地区人士。

所有人入境即被赋于黄码,一直到“3+4”的隔离检疫结束;如在隔离期间确诊则升级为红码。

拿到黄码的人行动受限制,但如果每天快测均为阴性结果,则可以在进入健康监测阶段乘坐公共交通。

红黄码会在完成隔离后自动变成蓝码,不同颜色的码会在安心出行上展示。大家只要下载最新版的APP即可。

(图源:港媒)

港府表示,这么做是有道理的,3+4和红黄码的推行都在风险平衡可控的情况下。

在以往“外防输入”的过程中,发现4%入境人士确诊带病毒,但有一半个案是抵达香港机场核酸检测已找出,而在指定检疫酒店第二天核酸检测中也累计找到80%个案。

即每1000个由海外或中国台湾地区抵港人士只有8人是新冠感染者,呈现低于1%的阳性比例。

这对内地通关来说是好消息吗?

看下来,这项措施并不影响内地新生入港,目前规定仍是“完成疫苗接种”可“7+7”。

但怎么说呢,这大概不失为一个好消息。新生群里大家热烈讨论,大部分人觉得看到了希望。

不敢说“全面通关快了”,但更短的隔离时间甚至单向的免检疫通关短时间内也不是没有可能。

(图源:网络)

李家超在记者会上表示,通关海外与内地并不矛盾,两面都会推展。

明白内地有管控疫情的风险要求,同时希望将香港实际情况向内地有关部门展现,尽早减少通关时的不便。

在双方没有达到共识前,不打算公开两地的讨论细节。

封关900多天,看到这个消息,小美又为之一振,期待针对内地赴港更加宽松的隔离新政!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有钱人移居香港。

那么,为什么越有钱的人,越想要香港身份?香港身份究竟有什么好处?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条来分析。

1)商业环境方面

首先,香港税率低,税制简单,没有重复征税,没有遗产税。

对于企业来说,不仅税率低(内地累进税率高达45%,香港固定税率最高15%),而且在香港以外地区的收入是不需要缴税的。

其次,香港拥有最大人民币离岸市场,资产可以自由地进行转让,资金流通方便。而高度的营商环境,又给富豪们提供了更多的国际化投资机会。

再者,在资产保全方面,香港的高净值资产管理体系非常完善,提供服务的产业链成熟。有着健全的法制保护私有财产。

生活在哪里,对于富豪们来说还是其次。但他们的资产放在哪里,是否安全,是否有增值的保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综合考虑,香港就成了最优之选。

2)教育方面

相比内地,香港教育有着近乎绝对的优势。

首先是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水平,香港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提供双语教育环境。几乎每一个香港长大的孩子都能很好地适应英语语言环境。

这就为培养国际化视野的孩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其次,内地高考竞争非常激烈,但倘若让香港身份的孩子参加香港DSE考试(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可以理解为香港高考),会比内地直接申请容易很多。

再者,香港一共有八所公立大学,但世界百强名校就占了5所。

内地学生想要上香港名牌大学,是削尖脑袋都不一定能挤进去的。但拥有香港户口,就算是中等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世界范围内QS前200名的名校。

从这一点来看,不管是学习生涯阶段能够接受到的教育还是毕业后立足社会的综合能力,香港身份的孩子都有着内地生不可比拟的优势。

3)社会福利方面

医疗方面,香港永久公民可享受香港先进的医疗技术,每次看病只需要交50-100的门诊费,住院也只要100港币每天(无论什么病),且包含了所有费用。

对比内地“生个大病就可能倾家荡产”的医疗环境来说,香港的医疗制度可以说为香港人的健康和财产上了一层双保险。

社会保障方面,有了香港身份就可以享有失业救济金、退休金和老人生活金等福利。按照规定,65岁以上可在香港申请长者津贴,70岁还可以申请高龄津贴,两者加起来每月最高可领取5000港元。

4)无缝接轨国际

全球一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香港护照可以免签170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大大地便利了富人们的出行。

另外在香港本地就业,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国际名企。无论从经商、教育和职业晋升方面来说,香港身份都可以助力你无缝接轨国际。

香港优才人才入境计划

俗称“香港优才”,于2006年公布并正式实施。

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到香港定居,借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无需投资,无风险,无须在来港定居前先获得本地雇主聘任。

申请人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综合计分制”或“成就计分制”其中一套获取分数。

申请条件

1.申请人年满18周岁

2. 无犯罪记录

3. 单人20万人民币以上的资产证明;家庭30万人民币以上的资产证明

4. 申请人需选择综合计分制或成就计分制中的一项来获得合格分数

1) 综合计分制:最高225分,最低及格分数80分(根据申请人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等方面进行打分)

2) 成就计分制:须符合以下两项要求中的一项即可获得满分225分,不符合者则无法提交申请

A. 申请人曾获得杰出成就奖(如奥运奖牌、诺贝尔奖、国家/国际奖项)

B. 申请人能够证明其工作得到同业肯定,或对其业界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例如获业内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政策优势

1.条件宽松花钱少:无需投资,无语言要求,无职业限制

2.护照全球免签香港特区护照可以免签/落地签进入英、法、德、加等170个国家和地区

3.国际化大都市:更多的国际性工作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

4.中西合璧的优质教育

5.良好福利待遇:与香港本地居民同等享受12年免费教育及医疗等福利

6.落地生获国籍: 无生育限制,在香港出生的子女即可取得特区护照

7.快速简单移居项目: 申请资料简单,申请流程快,9-12个月可到港定居

03

关于香港身份的几个问题

1、能保留户籍吗?

通过香港优才等途径申请香港身份,仍可保留内地身份和户籍。

2、一定要赴港居住吗?

对于是否在香港居住,没有硬性规定。

3、家人能一起申请吗?

一人申请,全家三代受益,配偶及子女可跟随主申请人一起拿身份。

4、办理香港身份难吗?

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申请。

香港现在可以入境吗

香港疫情最新消息:9月22日更新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2022年9月21日表示,截至当日零时,本港新增5541宗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检测本地个案。政府收到相关药厂就幼童配方复必泰新冠疫苗的认可申请,将交予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审核及向医务卫生局局长提交意见。

本地个案中,核酸检测阳性个案占1,586宗,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3,955宗,九名患者离世,输入个案增146宗。

两间安老院和两间残疾人士院舍共五名院友受感染,39名院友须接受检疫。526间学校呈报760宗阳性个案,涉及647名学生和113名教职员。

其中,位于马鞍山的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先后有15名学生染疫。张竹君指,该校共有240名学生,全部入住学校宿舍,目前四座宿舍均有个案,防护中心建议全校暂停面授课堂一周。另有九间学校共十个班别须暂停面授课堂。

至于昨日简报会上提及的两岁确诊男童情况仍然危殆,需插喉和使用呼吸机。该男童因新冠病毒量高而出现严重并发症,其病情与接种新冠疫苗无关。她希望家长明白儿童接种疫苗是安全的,并应尽快安排子女接种。

因应多宗阳性个案,以及将军澳、柴湾和油塘的污水样本检测呈阳性,67个指明地方纳入强制检测公告。田湾嘉隆苑和深井碧堤半岛的流动采样站明日重开。 

鉴于南区、北区和东区多处住宅的污水样本病毒量较高,房屋署和当区民政事务处会向相关居民、清洁工和物业管理员工派发快速抗原测试包。

香港入境深圳需预约:

各位旅客朋友,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确保您经深圳湾口岸入境来深后可以及时安排健康驿站房间接受隔离医学观察,请提前在“健康驿站房间网上预约系统”预约房间名额并获取预约确认单,并在口岸通关现场出示。

深圳湾口岸旅客通关时间为每日9:00-20:00。

当前国外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为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保障市民群众健康安全,经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研究决定:

由香港入境深圳的普通旅客,入境时需持有粤港两地政府认可检测机构出具的生成时间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纸质报告,入境后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各开展一次口咽拭子核酸检测。

香港2022年8月可以通关吗

可以通关的。根据资料显示:香港和内地正常“通关”,由外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或中国台湾地区入境澳门,或10天内有相关旅居史的人士,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间缩短至7天,及3天自我健康管理的。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曾受英国殖民统治。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政府对香港拥有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2023年香港能通关吗

2023年香港不能通关。因为香港现在疫情严重,为了群众的人身安全短期内不会通关,2023年春节香港不可以通关的,根据相关信息显示是到2023年3月才有可能通关,目前没有说定,只是说,可能性大。

现在香港可以入境吗 现在香港可以过关到深圳吗

我们都知道,香港是我国转机通关的一个重要关卡,每年都会有很多人从香港入镜到深圳,也有很多人从深圳到香港转机到其他国家,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随着国外疫情越来越严重,很多的国外的人都会从相关入镜内地,这样导致了大量境外输入病例的出现。那么现在香港可以入镜吗?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现在香港可以入境吗

从25日凌晨零时起,所有非香港居民从海外国家或地区乘搭飞机抵港,以及从内地、澳门和台湾入境香港的非香港居民,如在过去14天曾经到过任何海外国家或地区,将不准入境。

所有非香港居民同样不可以经由香港飞往各地。至于所有从澳门和台湾入境香港的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和非香港居民,将和从内地入境安排一样,须接受强制检疫14天。

有关「封关」安排为暂定为期14日。具体措施如下:

非香港居民禁止入境为了进一步防止输入个案,切断传播链,林郑月娥最新宣布4项入境限制措施:

一、由星期三(25)日凌晨起,为期14天,所有海外居民飞抵本港不准入境。 

二、其他经内地、台湾、澳门入境人士,如果过去14日到过其他海外地方,都不准入境。 

三、本港停止转机服务。 

四、所有到港人士,将强制隔离14天。

但是,有五类人将可获豁免上述入境限制及检疫规定:

包括已向澳门特区政府登记将乘搭飞机经香港再由陆路返回澳门的澳门居民,有关人士抵达香港国际机场后会随即乘坐澳门当局安排的专车送回澳门;

需要在往返外国的航班工作的机组人员或在货船工作的人员;

履行官方职责的各地政府人员,包括领馆人员;

香港居民的配偶或未成年子女;

以及获特区政府认可,进行有关抗疫工作的人员。

香港出入境最新措施

继香港特区政府3月19日起对来自全球的旅客采取拒绝入境或者入境强制隔离的措施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从3月25日(星期三)0时起,采取四项措施:所有非香港居民从海外国家乘飞机抵港将不准入境。

1、非香港居民禁止从机场入境

所有非香港居民不准从香港机场入境,此规定暂行十四日,同时暂停所有转机服务。这意味着由海外回国人士,将不能经由香港机场返回内地。

2、所有入境人士需接受强制隔离

从内地、澳门、台湾地区入境的非香港居民,如果入境香港之前14天内到过海外国家或地区,也不准入境;

3、欧美回港人士需接受病毒检测

所有从美国和欧洲回港的香港居民,需接受新冠病毒检测。

4、香港国际机场停止一切转机服务

所有到港人士都将强制隔离14天

林郑月娥在发布会上宣布了4项升级措施:3月25日凌晨起禁止所有非香港居民从香港机场入境,为期14天;抵港的内地、台湾及澳门居民,如果过去14天到过海外,不准入境;香港国际机场停止转机服务;所有从澳门及台湾入境的人(包括港人及非港人)都将强制隔离14天。

每位来自英国、美国及欧洲国家的无病征的抵港人士,都需要接受病毒检测,将深喉唾液样本提交至指定诊所。

香港疫情严重吗

根据央视新闻,截至3月23日16时30分,中国香港新增3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30人有境外旅行的记录。至此,中国香港累计确诊病例达356例。

港大医学院院长:香港疫情或将大暴发。

3月20日,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警示,香港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现在是最高风险,或将迎来本地疫情大暴发。香港20日新增48例,创下单日新高,累计新冠病例达256例。

在特区政府卫生署和香港医院管理局每日简报会上,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介绍,新增确诊患者年龄介于4岁至69岁,大部分为近期从国外回港,到访地包括欧洲国家、美国、加拿大、泰国等。

关于香港通关最新消息和香港通关最新消息官方11月27日就为您介绍这么多,更多的信息您可以通过顶部搜索栏进行查找哦。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konlines.com/sports/3610.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