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中国最早的轿车感兴趣,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最早的轿车以及中国最早的轿车是什么时候制造的信息,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全文目录:
中国第一辆轿车品牌叫什么?其标志有何含义?
我国第一辆国产轿车诞生于1958年,叫东风。东风这个名字的由来主要受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影响。我们都知道,58年正处于人民公社、大跃进时期。当时浮夸风盛行,“东风压倒西风”便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于是当时这辆轿车的品牌就此定名为“东风”。
东风牌小轿车是中国第一辆自己制造的小轿车,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诞生于1958年5月5日,从而揭开了我国民族轿车工业的历史篇章。
东风牌小轿车的生产编号为CA-71,CA为生产厂家的代码,7为轿车的编码,1就表示第一辆;发动机为4缸顶置气门,最大功率52千瓦,百公里耗油10升,而且最高设计时速128公里/小时。
开发国产轿车,当时的条件堪称“四无\",即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当时的一汽,基本上是一整套生产卡车的建制,一切都要白手起家。车头标志为一条金色的龙,因为龙是中国的象征。
龙身表面要镀24K纯金;车身侧面要镶嵌毛泽东书写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字样;车身后大灯设计为中国古代宫廷中使用的红纱灯,俗称“宫灯”形状。这样的设计,既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特色,又体现出与外国车的明显区别和与众不同。
扩展资料
1957年11月,开始样车设计,在简陋的条件下,人们能选择的办法似乎只有一个——仿造。但是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技术人员,工人们从来就没有见过小轿车,对他们来说,即便是仿造,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车身底盘参考法国希姆卡维迪蒂(simca vedetee)车型,发动机参考奔驰190。变速器为三档。
没有零件,工程师就到本溪钢铁厂的进口的废钢中,找到汽车相关零件进行测绘。由于当时没有场地。他们就在卡车总装配车间用玻璃隔出一块空间;设计处4个昼夜绘出了样车图纸;铸工车间7天浇出了全部铸件;发动机、变速箱3天3夜造了出来。
造车身没有模具,硬是靠钣金工们一锤锤地敲打成形……各工种基本上都在几天之内把设计和制造任务完成。
1958年2月13日,毛主席到一汽参观视察,看到工人生产解放牌汽车的冲天干劲时,对陪同的当时一汽厂长饶斌说:“看到中国工人阶级能制造汽车很高兴”,并再一次和蔼可亲地问饶斌:“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
1958年5月14日,东风牌小汽车样车送到北京,正直中央召开八届二次会议,最初用的是拼音字母“DONG FENG”,送给首长审批,当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看后说,“不行!像外国车的名字,应该用汉字的‘东风’”。
最后由当时担任一汽计划处科长的李岚清同志到人民日报社找到了毛泽东的诗词“东风压倒西风”中“东风”这两个字的影印样,并在一个修配厂连夜换上了“东风”这两个字。车尾为苏东坡所书写的“东风”。好一个古今结合。
1958年5月21日下午两点钟,毛主席来到了中南海的后草坪,他饶有兴致地围着这辆小巧精致的小汽车转了两圈。他拉着人大常委会林伯渠副委员长的手坐了上去,小汽车围着草坪转了两圈,他下车笑着说:“好啊,坐了咱们自己的轿车了!”
东风牌小轿车一共制造了30台,由于是第一次制造小汽车,技术不成熟,东风轿车经常发生故障,最终它也没有批量生产。但是,东风小轿车为后来人们制造高级汽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东风牌小轿车是我国民族工业的骄傲,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开始,一个刚诞生的新中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真的不容易,容许他有故障,但是他很不幸,接二连三的进口轿车生产线,严重的影响和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看看现在路上跑的,基本上全是国外的,基本上没有民族轿车的生存余地,我觉得这也是民族工业的悲哀。
中国最早有汽车是什么时期?
1901年,一个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生产的奥兹莫比尔汽车从香港运到上海,从此中国开始出现汽车。
同年腊月廿一日(1902年1月20日),经公共租界工部局例会上讨论,决定先发临时牌照,次年发正式牌照。
我国现在保存最早的汽车——是袁世凯送给慈禧的奔驰第二代汽车。这辆车现存放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的座驾,被人冠以“中国第一车”的美名。这是袁世凯1902年从香港购买赠给慈禧的厚礼。
扩展资料:
1907年以后,中国少数沿海城市陆续出现汽车客运和汽车货运。1913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督导公路建设,拨款地方修路,鼓励民办汽车运输,将公路列为政要之一。
1917年,当时中国第一条汽车运输线路张(家口)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公路通车。到1927年全国公路总长已达29170千米,民用汽车保有量由1912年的294辆增长到18677辆。1934年成立公路委员会,统一路政,开展省际联运。
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汽车运输业日趋繁荣的年代,每年平均进口汽车5500辆,全国公路总长延伸到117296千米,民用汽车保有量68917辆,出现了一批官办的和民营的出租汽车公司和公共汽车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早期汽车
中国第一辆汽车,你知道是什么车吗?
众所周知,新中国的第一辆车是解放牌卡车,但回想起来,中国人制造的第一辆国产车要追溯到1931年5月31日,诞生于东北沈阳的民生牌轿车。
1931年中国沈阳,当时也叫奉天,东北军奉天迫击炮厂生产的载重2吨的“民生牌”轻卡,可以验证为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辆车。至于这辆车的诞生背景,在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的时代,在张和张学良父子的经营下,东北三省由于远离中原的战乱和动乱,到30年代初已经建立了中国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当然,这些企业主要是军工企业。1928年底,大卫王被杀后不久,邵帅将奉天砂浆厂改名为辽宁砂浆厂,并在该厂设立了一个工业制造办事处,然后将其改为一个附属的民生厂,其唯一的任务是生产中国汽车。当时,李意淳是民生厂的厂长,美国迈尔斯被聘为总工程师。
为了尽快生产汽车,张学良已经给工厂拨款80万元作为研发经费。通过对薛瑞卡车的分析,民生厂的团队逐渐掌握了汽车制造的基本方法。民生厂的工程师掌握了组装技术后,把车拆了,把这些零件测绘复制了下来。后来在民生75的基础上,民生厂开发了3吨载重的民生100卡车。此前,工厂计划每年生产100辆75汽车,并准备了50个零件。然而,随着今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生产汽车的野心破灭了。“九一八”后,民生厂连同未完工的75型汽车,被日寇侵吞。1934年3月,日本扶持的伪满政权根据日本关东军的意愿,在辽宁迫击炮厂旧址上成立了通和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至此,中国人民的第一次造车尝试被日本人阻挡,民生卡车也因此落入侵略者手中。1958年毛主席视察长春一汽汽车厂时,问当时的厂长饶斌什么时候能在中国制造自己的汽车。为了完成这个政治任务,填补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空白,一汽工人手工制造的东风汽车于1958年问世。
中国最早制造的是什么汽车?
中国最早制造的是:民生牌75型汽车。
中国制造汽车的尝试是在奉系军阀张学良将军支持下,于1928 年聘请美国技师指导,在沈阳北大营军工厂成功仿造了美国万国牌载重汽车,1 年中装出10 辆。
中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
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这是值得的。
扩展资料:
民生牌75型汽车终功亏一篑:
民生牌汽车为长头,棕色,采用六缸水冷汽油发动机,65马力,前后轮距4.7米,前后四轮为单胎,最高车速为每小时40公里。自行设计的缓冲式后轴也有自己的特点,水箱分为四部,即使一部损坏,汽车仍然照常行驶。
1931年9月19日奉天《盛京日报》记载,“民生工厂自制国产汽车40辆工程将告竣……样式精美,轻便异常。”但由于“九·一八”事变,民生工厂未组装成车的零部件均被日本侵略军掠夺一空,张学良将军创办民族汽车工业的雄心壮志也随之前功尽弃,毁于一旦。
1934年3月,伪满实业部按照日本关东军的旨意,在原辽宁迫击炮厂旧址上成立了同和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该社的目的是适应扩张侵略的需要,从事汽车的修理和组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生牌汽车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本站,了解更多中国最早的轿车的信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