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 教育

香港中文大学校徽含义

本文给大家详细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校徽含义和香港中文大学校名含义的内容,感兴趣的话记得收藏转发哦。 全文目录: 1、香港中文大学的文化传统是怎样的? 2、香港中…

本文给大家详细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校徽含义和香港中文大学校名含义的内容,感兴趣的话记得收藏转发哦。

全文目录:

香港中文大学的文化传统是怎样的?

1、校名来源

香港中文大学创校校长李卓敏在1978年中大第十九届颁授学位典礼上,曾解释大学命名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原因。他指出有一个普遍解释以为中文即是指中国文化,故此,中文大学是指传扬中国文化的大学。

李卓敏认为“凡是大学都不可能脱离本身民族的背景。因此,中国或海外华侨创办的大学都是中文大学……每一所大学都是沟通本国和外国文化的桥梁…那是理所当然的。”

而香港中文大学特殊的地方在于中大是“专门为了一个特殊的使命而努力;这个使命就是把中国的数据吸收和融化到各个学科,予以发扬光大……简而言之,香港中文大学是把中国文化的境界溶合到各学科的大学。”

李卓敏指出,大学校训“博文约礼”中的第二个字“文”(也就是中文大学校名的第二个字)并不指狭义的文科,而是包括了一切学科,因此校训更强调了中大校名的真正意义。他续认为:“凡是中国或海外华侨创办的大学都是中文大学;但我们的大学却是独一的,因为英文名称The Chinese University的The字用大写T起头,这就把本校的特殊使命表达出来了。”

2、学校校训

博文约礼

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博文约礼,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其言载于《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本校教育方针为德智并重,故采“博文约礼”为校训。

3、学校校徽

该校以中国神话中之“凤”为校徽,盖自汉代以来,凤即被视为“南方之鸟”,且素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之象征。以紫与金为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征热诚与忠耿,金色象征坚毅与果敢。

4、学校纹章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后,校董会按大学条例经校长代表向英国伦敦的英国纹章院申请授予纹章。纹章院于1967年授予中大纹章,是香港第一所正式获得完整纹章的大学。中大纹章其现时所用校徽大致相同,只是两旁添加青色护盾兽麒麟。盾形校徽为“双色回头凤”设计,该双色订为“or”和“purpure”,意即金、紫两色。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几个校区

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几个校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只有1个校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该校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传承香港中文大学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期开设理科、工科、经济管理类和人文社科类专业。长远办学规模为国内外学生11,000人,其中本科生7,500 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 人。学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大运公园南侧,龙翔大道以北,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学校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理事会管理机制,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有******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面向全球招聘一流师资,引进的师资大多为世界一流大学知名教授和学者,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大学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目前已与70多所国际知名院校签订协议,共同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面向国家及珠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学正在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大数据、新能源、金融和物流等领域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截至目前,来自全球的4000多名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已经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始学业。

使命和愿景

本大学的使命为,通过在宽广学科领域的优质教学和研究,以及对社会大众的服务,致力于对人类知识的创造、传承和应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珠三角地区、全中国以至世界的发展,贡献社会,造福人类。

本大学将努力成为区域、全国及国际公认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在中英双语及全球视野的教育教学、学术成果及社会贡献诸方面,均达到卓越水准。

校徽校训

港中大以中国神话中之「凤」为校徽,盖自汉代以来,凤即被视为「南方之鸟」,且素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之象征。以紫与金为港中大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征热诚与忠耿,金色象征坚毅与果敢。

港中大校训为「博文约礼」。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博文约礼」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其言载于《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港中大教育方针为德智并重,故采「博文约礼」为校训。

关于香港中文大学 越详细越好

cuhk录取分数线在四川的不是很清楚,除了北京录取线和清北差不多以外,外省考cuhk的奖学金分数线一般就是当地的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全国各地热度不一,至少奖学金生不会比清华北大低,但外省高不至于高过10分)如果自费的话,一般会比北清线低10分左右。一般在四川估计招13、4个左右(文理加在一起),我有个同学学理,大概是四川最后一个被招进中大的,大约排600名左右。中大不认任何加分,只看裸分。香港的大学一般都没有专门的语言系,除了日本研究能独立称系之外(当然还有英语),别的小语种语言课一般都是提供选修,目前没听说有人在major西语什么的。不过有翻译系,会提供这种小语种的精修。不过想学语言或者外交的话建议去北外或者外交学院,都是不错的,不要妄自菲薄,内地的种种让你失望,外面的种种不见得能让你不失望。英语系人很多,估计每届有近百人。但是翻译和日本研究什么的只有半百人左右。中大里面最多的还是华人,地道的外国人不多,而且一般都是exchange,而且这边的人没有民族的概念,所以不会特别在一个食堂有什么分类,中大西餐中餐都很多,肉的量会很足。如果你申请,当然可以校外租房(不过能住宿舍是很难得的机会,怎么会害怕和人相处呢?将来怎么办?),不过一般价格很贵,一年6、7万人民币。实在想一个人住的话可以申请去国际生舍堂什么的,它们有单人房。而且价格合理。至于什么后高考时代的问题?我只想说中大的学习氛围不好(因为local的重心貌似不在学术上),来到这里很容易颓废,感觉什么都没学到,所以自制力不好的话要谨慎报考。当然如果自己善于利用各种资源的话你能在中大会大有收获。而且像你怕见人什么的香港各种活动也不会参加。来到这以后环境陌生,又不交流,小心自闭抑郁掉。

香港中文大学什么时候成立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成立于1963年,为研究型综合大学,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蹈厉奋发,志在千里。中大师生来自世界各地。我们的本科和研究生共达二万之谱,其中约三千人来自香港以外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我们也有广大的本地和海外校友组织,联系身在世界各地的中大毕业生。优质教学 中大是香港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学,本校的宗旨是培育既具专精知识又有处世智慧的人才,本校特色包括灵活学分制、书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并特设通识教育,以拓宽学生视野,及培养综合思考能力,使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成为出色的领袖人才,贡献社会。中大的八个学院提供林林总总的本科和研究院课程。校训 校训为「博文约礼」。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博文约礼」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其言载于《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本校教育方针为德智并重,故采「博文约礼」为校训。

校徽 本校以中国神话中之「凤」为校徽,盖自汉代以来,凤即被视为「南方之鸟」,且素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之象征。以紫与金为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征热诚与忠耿,金色象征坚毅与果敢。研究称誉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项目包罗万象,遍及各个学科。校方又予教员自由为业界提供顾问服务或与之协作之便。在严格的自我要求下,大学的研究一直保持上乘水准,享誉日隆。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选定了十五个卓越学科领域,集中资源资助本地大学进行研究,其中六个由中大学者负责。现时中文大学有两间由中国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能力,完成国家交付的科研重任。在发表研究成果方面,中大的成绩粲然可观。无论在专门领域的学报,还是一般人耳熟能详的期刊,如《自然》、《科学》、《刺针》,都可见中大学人的文章。独有的书院制 书院制是中大特色,在本港大学中独一无二。现有的成员书院计有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和逸夫书院,它们与大学相辅相成,提供以学生为本的全人教育和关顾辅导,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凝聚学生对书院和母校的归属感。我们新近增添五所新书院,分别是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校园环境 中大校园面积一百三十四公顷,俯瞰吐露港,是全港最宽广、最绿意盎然的校园。为满足学习与生活所需,校内有齐备的设施 ,包括一流的图书馆,另有文物馆、音乐厅、游泳池、运动场、网球场、壁球场、水上活动中心和健身室等港中文大学是全港唯一设书院制度的大学,现有成员书院为崇基学院 、新亚书院 、联合书院和逸夫书院。在2006年成立了晨兴书院和善衡书院,2007年又多添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省书院。所有全日制本科生均被派往一所书院。书院提供各种机会,同学可从中选择,为学生生活添上色彩。书院除举办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外,还有各类研讨会,以及语文、信息科技、领袖训练 、文化及健体训练班和社会服务计划。书院学生会亦组织多种课外活动。 书院是和谐融洽的群体,各有宿舍、饭堂及其它设施。书院着重全人发展,提供各种非形式的教育,创造亲切和睦的环境,让师生或朋辈间可融洽交流沟通,且有利为同学提供关顾及辅导服务。书院鼓励其属员进行研究工作,并积极推动各种文化活动。书院亦见证了不少令人难忘的人情故事。报考香港中文大学,考生高考成绩必须达到本科一批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 考生只须按统招一般选填高校志愿程序申请,不须另行向本校报名,亦不须面试。由于本校在统招中属提前录取批次, 考生在填报香港中文大学的同时,亦可填报其它本科一批的内地重点高校。若考生于提前录取时因名额所限未能获得本校录取,仍有机会在本科一批录取时获其它已填报的高校考虑。

填报志愿日期:6月13-16日 (以江西省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公布为准)。 2010年招生来源计划 省/市类别计划

总数基础班

(奖学金)基础班总数文理工商 江西省文史类2 110/ / 1理工类4220020

2008及2009年录取人数 江西省

录取人数 基础班 文科理科工科商科2008年40 0042009年50113招生原则

香港中文大学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等原则,进行招生工作。

报考香港中文大学,考生只须按统招一般选填高校志愿程序申请,不须另行向本校报名,亦不须面试。有关填报志愿日期,请向所属省/市高招办查询。录取条件 获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通过提前批次录取本科生。

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招生计划分设文、理、工、商四个学科门类,文科类包括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及社会科学院;理科类为医学院及理学院;工科类为工程学院;商科类为工商管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只招收普通本科生。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设置分「奖学金基础班」、「文科基础班」,「理科基础班

香港中文大学(二)

香港中文大学的愿景和发展

我们的使命

在各个学科领域,全面综合地进行教学与研究,提供公共服务,致力于保存、创造、应用及传播知识,以满足香港、全中国,以至世界各地人民的需要,并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

我们的愿景

努力成为香港、全国及国际公认的第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并使我校建立于双语及跨文化传统的学生教育、学术成果及社会贡献,均保持在卓越水平。

校训

校训为「博文约礼」。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博文约礼」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其言载于《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本校教育方针为德智并重,故采「博文约礼」为校训。

校徽

本校以中国神话中之「凤」为校徽,盖自汉代以来,凤即被视为「南方之鸟」,且素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之象征。以紫与金为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征热诚与忠耿,金色象征坚毅与果敢。

香港中文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7年,新亚、崇基、联合成立“香港中文专上学校协会”,由蒋法贤担任主席,争取政府承认三院颁授学位的资格,为进一步合作奠下基础。1958年,港府接纳设立一所中文大学的建议,继于1959年正式宣布资助三所书院,并以它们为新大学的基础书院。

1961年,香港政府委任大学筹备委员会,以初步筹划大学校址、建设等事宜。1963年,香港政府接纳富尔敦委员会的报告书,临时校董会随即成立,关祖尧爵士出任大学校董会主席,李卓敏博士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一任校长。9月15日,立法局通过《香港中文大学条例》。

1963年10月17日,大学监督港督柏立基在香港大会堂主持大学成立典礼,三所书院合并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院同时成立。至此,从书院到大学这一长达十五年的艰苦历程终告完成,中文和中国文化也终于在香港获得明确地位。

扩展资料

香港中文大学的校训和校徽:

一、校训

校训为「博文约礼」。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博文约礼」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香港中文大学教育方针为德智并重,故采「博文约礼」为校训。

二、校徽

香港中文大学以中国神话中之「凤」为校徽,盖自汉代以来,凤即被视为「南方之鸟」,且素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之象徵。以紫与金为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徵热诚与忠耿,金色象徵坚毅与果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中文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香港中文大学官网-香港中文大学的愿景和发展

如果你对香港中文大学校名含义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一起分享哦。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konlines.com/education/4769.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